績效型稅務:“指揮棒”指哪兒“打”哪兒 ——2015年稅務工作半年報之二點擊數:12692015-08-03 16:17:22 來源: 國家稅務總局 績效型稅務:“指揮棒”指哪兒“打”哪兒 ——2015年稅務工作半年報之二 7月初,早就對上半年績效考評結果“牽腸掛肚”的廣東省珠海市國稅局科室負責人,上班后就打開考評軟件,看考評結果是否出來,想了解哪些工作得了滿分,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嚴格績效管理,突出責任落實,確保權責一致,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重要部署。國家稅務總局迅速貫徹,2014年初就開始試點1.0版,下半年在全國推行2.0版。2015年又規范和優化考評指標,推出3.0版,實行總局、省、市、縣和基層分局組織和個人全覆蓋。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在年初全國稅務系統績效管理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各單位、各職能部門要把工作分解到崗、督辦到事、考核到人,使每一名稅務干部都成為績效管理的參與者、踐行者、推動者,以績效考評推動管理創新和工作提質增效,確保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聚焦大事主業,績效指標就是工作任務目標
按照“抓住關鍵、導向突出、管用有效”的思路,稅務總局把績效指標作為關鍵和核心,將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部門重點工作任務,梳理分解為可量化、可監控、便于用的績效指標,形成了包括績效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考評規則、結果運用等在內的制度體系。 考核是為了抓落實,而不是用指標“五花大綁”讓人動彈不得。正如主管這項工作的稅務總局副局長丘小雄所指出的,推動工作落實是績效管理的主線,是衡量績效管理的根本標準,必須把推動工作落實作為績效管理的鮮明導向。為此,稅務總局壓縮常規性、一般性指標,取消可考性、可控性不強的指標,從工作完成數量、進度、效率、質量等方面明確和細化標準,讓大家“跳一跳,夠得著”,避免指標過多增加負擔。要求下級指標不能照搬照抄、層層加碼,避免過度傳導考評壓力,基層疲于應付,產生抵觸和畏難情緒。 中央改革措施,在績效指標中得到充分體現。簡政放權、支持小微企業發展、促進對外貿易穩定增長、促進就業創業、煤炭資源稅改革等重大決策部署,在稅務總局對機關和省稅務局的考評總分中占63%,僅“營改增”一個子項就占了3%。 組織稅收收入、依法治稅、優化服務等稅務部門的重點任務,全部納入績效考核,提高分值權重,引導各級稅務機關“聚焦主業”。在加分減分項目上,提高加分門檻,降低單項次分值,引導打連發、呈遞進、出重拳、用實招,聚精會神完成重點工作任務。 個人績效管理是實現組織目標任務的重要支撐,也是強化責任落實、激勵干事創業、科學評價干部的重要抓手。稅務機關從簡從優、力戒繁雜,建立易于操作、減輕負擔、運轉高效的個人績效考評指標,強化責任鏈條,把績效分解到崗、督辦到事、考核到人,既層層傳導壓力,更激發工作動力,促進作風轉變。 針對不同層級和區域的職能職責和管理的差異,稅務總局賦予各地各部門個人績效管理指標設計“自主權”,層層對接定責、人人承接盡責,讓中央改革措施、重點稅收工作轉化為各級、各單位、各部門和每位稅務人的目標任務。 湖北省國稅局充實本級重點工作、特色項目和薄弱環節等個性指標,每季每人確定6—10項關鍵指標,讓干部分清主次抓重點;廣東省地稅局對落實稅務總局指標和重點督辦工作確定三檔難度系數,按項(次)加分,未落實的扣分。 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是國務院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舉措。稅務總局將其作為績效指標,要求季度預繳申報期結束5日內報統計表,逾期扣0.5分,未報不得分,受惠面95%得1.5分,增加(降低)1個百分點加(扣)0.5,加滿(扣完)為止,確保政策落實“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在績效管理、督查督辦等推動下,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覆蓋面達到90%以上,今年上半年為小微企業減輕稅收負擔486.31億元,有力有效促進了小微企業發展。 具體到重慶市北部新區國稅局第三稅務所稅管員張稚薇身上,細化后的個人績效指標包括“新辦納稅人專題輔導”、“申報期內提醒”、“輔導填報”、“申報期最后5天每日篩查并逐一通知”、“企業享受率98%以上”五項,任何一項落實不到位,就面臨扣分風險。 北部新區國稅局局長楊波形象地說:“個人績效指標與組織績效指標聯動,把中央決策層層傳遞到崗、到事、到人,績效管理起到了‘一線串珠’的作用!” 稅務系統信息化程度較高,絕大多數考核內容來自計算機系統軟件記錄,各地稅務部門結合實際,建立績效監控和數據分析平臺,自動完成績效指標填報、過程管理監控、數據采集分析,以信息化提高績效考評效率,即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珠海市、大連市國稅局和青島市、連云港市地稅局,開發了與稅收征管系統、出口退稅系統等軟件對接的績效考評系統,能自動抓取近400項數據,多維度統計分析,自動生成《績效書》。
突出過程管理,考評過程就是督辦落實過程
稅務總局辦公廳分管績效管理的副主任付樹林告訴我們,績效管理與傳統目標考核的最大區別,是更加注重過程控制,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糾偏、推動工作持續改進。 全國稅務系統特別重視節點管理、日常監控和督查督辦,以過程監控推工作進展,以績效分析促問題整改,以考核評價促提質增效,徹底扭轉“年初簽訂責任狀、年底考核發獎狀”的做法。 ——適時監控進度。以專題會、約談、通報、監控臺賬、預警提醒等形式,及時掌握工作進度,按月度、季度分析評估,縱橫比較查找問題和薄弱環節,制定改進措施,推動工作落實。 ——定期反饋結果。明確考核標準、進度、時限,月末、季末、半年等節點,要反饋重點績效任務落實情況,特殊事項隨時反饋,保證責任落實、任務落地。 ——縮短考評周期。將以往按年考評的指標,調整為按月、按季、按半年考評,平時考評得分匯總即為年度得分,防止“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推動績效任務按時間、進度和質量完成。 ——堅持問題導向。不僅關注績效指標是否完成,更注重考量績效指標完成的質量和效率,越是短板和難點越加大分值。凡已部署未完成或進展緩慢、成效差的重要工作,重點考評,認真查找薄弱環節和問題,及時分析原因,主動整改糾偏,倒逼工作持續改進,鞭策補短板、追先進,防止“績效管理就是考評、考評就是獎勵”。 各地稅務機關將重點工作任務這一“工程”分片分點包干“到戶”到人,分段分時“施工”,加強節點“監理”,以“金字塔”式層級落實,把績效管理過程變成決策落實過程,提高了工作完成質量,破解了執行乏力、用力不均、突擊應付等問題,給落實中央改革措施上了“雙保險”。 山東省地稅局將工作環節、步驟納入績效管理“流水線”,完善部署、分解、反饋、落實、整改等環節的配套資料,確保績效數據可調取、結果可倒查、過程可控制。陜西省國稅局、甘肅省國稅局按工作重點倒排工期,保持工作進度與時間進度同步。 廣東、江蘇、遼寧等地的稅務部門,對按要求高質量落實目標任務的,按項(次)加分不設上限,未落實的按項(次)加倍扣分不設底限,營造了人人向上、事事盡責、相互趕超、整體推進的氛圍。 重慶市國稅局堅持問題導向,重點考評績效指標完成的質量和效率,按月、季、半年、全年評估通報,實時展現考評成績,認真查找“短板”,將問題及解決辦法匯編成《績效運轉手冊》,引導整改糾偏。 有的稅務機關還提供風險點標注、應對措施、文件依據等信息,大幅壓縮自由裁量權,實現前端控險,防患于未然,提高依法治稅水平。比如珠海市國稅局將256個崗位、800多個風險點、基層單位400余類崗位的職責、風險點及文件依據嵌入系統,實行崗責信息、工作任務與具體人員“三位一體”。 抓落實極為重要、極為緊要,全國稅務系統將其放在突出位置,以案頭和實地督查手段,發現問題、分析研究、切實整改,著力解決躲避責任“不想落實”、推諉拖沓“不急落實”、打折變通“不全落實”、能力不足“不會落實”、體制不順“不利落實”等問題。 稅務總局以《督辦通報》和《每日要情》為載體推動落實,上半年編發《每日要情》122期,總局領導班子、司局長、各省(市、區)稅務局長每天在哪里、干什么,記得清清楚楚。 以領導批示肯定成績、鼓勵先進、鞭策落后、引導工作,是稅務總局領導班子抓督辦的措施之一,規定省稅務局受到稅務總局、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表揚性批示的,按次加2分;受到其他領導表揚性批示的,按次加0.5分。同時規定總局領導批示中要有15%以上是批評性的,否則表揚性批示不予加分,讓落實不力的受到震懾。 為了防止“說得比干得好”“會工作不如會總結”等不良現象,稅務總局派出17個紀律嚴明的督查組,采取聽、看、問、訪“四診法”,分批實地督查20多個?。ㄊ小^)落實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稅務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重點工作,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各地兼顧督辦力度與頻率,開展重點、專項督查,青海省國稅局稅收政策落實情況專項督辦發現8類43項問題,將整改時限和要求納入年度績效考評;安徽省國稅局實地督查落實營改增、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組織稅收收入等進度,上半年下發績效類督辦通知16次,已全部按期整改到位。
突出結果應用,考評結果就是獎懲兌現結果
在剛剛結束的職務競爭中,江西省新余市國稅局3人雖已入圍考察人選,卻因績效考評排名靠后,黨組研究決定暫不提拔。 在陜西省漢中市國稅局,上半年有1名中層干部、1名縣區的局長和1名紀檢組長,因績效問題受到誡勉談話和警示約談。 績效管理是否有生命力,關鍵在于能否激發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國稅務系統將績效考評結果與單位評先、個人評優、干部晉升、領導職務職數調配等掛鉤。 稅務總局在機關司局和省國稅局考評結果應用上,成績排名前兩位的,增加職務晉升名額;排名后兩位的減少職務晉升名額。干部評先選優和職務晉升,個人績效考評結果“優秀”是必要條件。 出實招、動真格,把正向激勵與問責懲戒結合起來,獎罰分明、考而有用,形成了勤者、能者、善者、成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機制和導向,增強了全員自我評價、自我改進、自我提升的內生動力,改變了以往干與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狀況。 珠海市國稅局根據績效考評結果實行“跨區雙向選擇”,個人績效成績前幾名可以自選區域和崗位,有25人被兩個以上單位爭搶,最多的6個單位搶1個人,9人無人挑選待崗學習。 該局還把績效考評與干部晉升掛鉤,變“以票取人”為“以效取人”。局長伍關興感慨:“按個人績效排名選拔,我們黨組實名投票,也不怕別人來找關系、打招呼,因此在選人用人上敢擔當!” 5月份獲任副科長的趙潔梅說:“如果不是績效與職位掛鉤,這個副科長根本輪不到我,績效管理動真的、來硬的,激發了草根階層的奮斗夢想!” 績效管理改變了機關生態和系統文化??冃Ч芾砑仁恰爸笓]棒”又是“緊箍咒”,引導干部把績效理念貫穿于工作全程,用績效管理思維認識問題,用績效管理方法分析工作,用績效管理手段狠抓落實,實現了全國稅務“一盤棋”、一張藍圖繪到底、每項工作抓到位。 上半年,稅務總局機關重點工作指標滿分率97.32%;煤炭資源稅改革、稅收“黑名單”制度、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等重點工作,考評滿分率95%以上,重點督辦件和日常督辦件按時辦結率均達100%。 據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國稅局辦稅服務廳主任李宗平統計,實行績效管理后,該辦稅服務廳人均有效工作時間提高20%,日均業務辦理量從150筆提升到200筆,納稅人“非常滿意”評價增至94.2%。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稅務績效管理初見成效,但仍有不少問題和難題,如在健全績效管理制度機制、精簡績效指標、嚴格考評實施、規范操作流程、提高績效管理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都需要持續改進。王軍表示,稅務系統將“咬定青山不放松”,以“釘釘子”的精神深入推進績效管理,努力建成融合國際經驗、具有中國特色、彰顯改革魅力、充滿生機活力的績效管理新格局,創出可復制、可推廣、可示范的品牌,為政府績效管理提供有益經驗。 【責任編輯:郴州正旺杰瑞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Top) 返回頁面頂端
|